• 关于IUG

  • 新闻中心

  • 研究领域

  • 合作工作站

  • 加入我们

共赴生态之约--ECOLAB数字化的生态创新

活动回顾


BIOSCAPE 系列活动旨在集结热爱环保、关心生态的人群,为大家提供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和交流生态领域的热点话题,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活动,我们邀请了同济大学规划、景观、设计创意专业的博后、助研、博士生及硕士生,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博士等具有深厚造诣的嘉宾,在“不设学术目的+没有成果使命+自筹资金支持”的轻松氛围下,大家畅所欲言,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共同为我们带来一场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 城市公园设计和更新

以“基于生态单元的大型城市公园碳汇能力时空演变评估”为题,首先介绍了生态单元制图的背景以及在城市公园生态化建设中的应用。接着针对生态数字化主题,王怡琪同学重点分享了她在学习研究中运用的一些数字化技术和方法,并与在场的其他同学进行了讨论交流。

 

王怡琪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人工智能在生态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5月12日恰好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主题日,薄茗洋同学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AI技术在生态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场景,同时也在交流过程中学习了小伙伴们带来的多种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新、物种保护和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的具体案例。

 

 

薄茗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design data stories

分享了他们的课程《数据可视化》,介绍了近十年的设计驱动的数据旅程,包括在社区收集生态数据、可视化分析数据并基于所发现的规律和洞察开展设计应用。与同仁伙伴的此次交流学习迸发了诸多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例如从公民科学到生态治理、以生态为导向的生态修复、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和本地化的数据库等。

 

 

陆文韬、张晴钰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 城市建成环境表皮的野生动物包容性--评价与设计与优化策略  

以大学校园为例,讨论了城市建成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包容性评价与设计优化策略。她指出,城市环境不应该成为动植物的“沙漠”,比如,合理的防鸟撞设计和共栖空间规划可以显著改善这一状况。她的发言强调了城市建设中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岳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数字技术赋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
  • 强调了技术创新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数据保密问题方面的关键作用。他分享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态保护效率的经验和案例。他的发言为我们提供了数字技术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中的新思路和方法。

 

 

朱青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嘉宾发言结束后,所有参与者就之前发言中提及的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讨论的内容涵盖了数字化生态创新的多个方面,包括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生态保护的具体策略、以及如何将最新的数字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态保护项目中等。

 

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分享了自己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将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同时,大家也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和挑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寻求解决方案和合作机会。

 

在自由交流环节中,不仅嘉宾之间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参会者之间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他们互相交流想法,分享资源,共同探讨生态保护事业的发展方向。

 

经过近4个小时的深入讨论和交流,嘉宾们收获满满。他们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还结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次活动让他们对生态景观与数字技术创新交叉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自己的未来研究方向和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里,我们可以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了解他们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这种直接的交流和互动不仅让我们受益匪浅,也为我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精彩瞬间


 

 

在交流中,大家发现生态景观与数字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无论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模型的建立与优化,还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都需要我们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这种跨界交流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态景观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之道,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嘉宾留言


非常开心能有机会参加了ECOLAB组织主持的数字化生态创新讨论会,讨论嘉宾和各位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让我们能从不同视角共同探讨同一论题,非常喜欢这种自由交流、不设限的跨专业讨论形式,希望以后也有机会参与,期待将来有更多新鲜血液的加入,形成一个持续性的小社群~

—岳星

 

参加BIOSCAPE组织的数字化生态创新研讨会,让我深刻领悟到数字化技术对生态领域的重要意义。从碳汇评估、灾害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设计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工具。与会者们的分享也让我意识到生态挑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跨学科合作和共享是数字化生态创新的关键,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态挑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次研讨会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激发了我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朱青

 

感谢所有参与者的热情参与和积极贡献,是你们的精彩分享和深入讨论让这次活动更加成功。同时,也要感谢为本次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团队小伙伴们,是你们的精心策划和细致安排让这次活动得以圆满举行。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能够继续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为年轻研究者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会。

 

让我们携手共进,在生态景观与数字技术创新交叉领域创造更多的辉煌成果!

 

面向绿色低碳与生态恢复的精准化解决

首页    活动动态    学术论坛    共赴生态之约--ECOLAB数字化的生态创新